热门搜索:

美丽山水城市建设的时代意义与发展前景

发布日期:2024-01-23 来源:新闻动态

  1. 美丽山水城市体现在城市经济与文化的繁华,体现在流光溢彩的夜游经济, 体现在古色古香记住乡愁的历史街区,也体现在望山见水鸟语花香的公园绿地。

  2. 美丽山水城市体现在秀外慧中的智慧领域,城市建设与山水互相融合、整体协调,并因山水交融而带来充分的城市绿化环境;体现在城市颜值,尊重自然生态, 顺应人文文化,生态安全与环境良好。

  3. 美丽山水城市体现在健康养生,多元活力。城市生态、经济和文化等多元系统的共生,是提升城市活力的发动机,也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美之源”。

  4. 美丽山水城市体现在真山真水、原汁原味。美在真实,美在多样,美在整体。建城于山水之间,是先行者的大智慧,大审美。护城于山水文明,是当代人的大选择, 大手笔。

  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美丽中国从提出到加快实施,慢慢的变成了国家和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以生态文明理论等为传承主线的美丽中国的理论依照是在实践的检验下凝练而成的,是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症良方。

  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在于天人合一,在于尽善尽美,在于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自然美态和人文美态的契合,在于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我国这一庄严承诺,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格外的重视,也回应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期盼。一是美丽中国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定位,集中体现了国家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二是美丽中国既是生态文明的要求, 也是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是自然生态和经济活动和谐互动的理想状态;三是美丽中国既是对当代中国发展方位的集中概括, 又是对中国未来发展趋势的整体承诺 [1] 。

  美丽中国建设不能仅停留在“绿水青山”的表象层面,更要关注高质量“绿色”发展问题, 不仅要着眼于问题导向型的环境治理问题,更要着眼于形而上的环境价值追问。

  美丽中国以环境治理问题作为逻辑起点,具体指向就是影响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环境污染问题,包括这样一些问题的显性内容及其原因探究。

  美丽中国建设要强化理论研究,增强理论的阐释力、推动力和引导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科学研判,精准分析, 为建构优良的公共政策保障体系提供强力支持。

  环境问题是国民最直接、最现实、最核心的利益问题,既关乎民生福祉,又关乎国民身心健康,更关乎人类物种延续。美丽中国既需要对自然情景的自然描述,还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认知。

  要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影响生态环境发展的症结问题,把脉问诊,精准分析,科学筹划,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美丽中国建设展现国家情怀、国家意志和国家精神,有助于引导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国家合作,让城市建设成为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展现中国品质、中国担当和中国作为。

  美丽城市就是要把生态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生态自然美、人文特色美、经济活力美、社会和谐美、政治清明美、生活幸福美,彰显城市自身特色,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美丽城市是充足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重关系的美丽和谐城市 [2] 。

  建设美丽城市是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路径导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美丽城市是一个统筹与综合发展的概念,包含着美丽的自然、美丽的城市和美丽的乡村。在美丽中国目标指引下,美丽城市慢慢的变成了中国城市的美好愿景,也慢慢的变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和转型的共识。

  建设美丽城市是城市发展规律和人类需求相结合的自然产物,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美丽城市,即可以丰富和完善城市发展理论,推进理论创新;又能促进区域经济学、城市管理、技术创新等相关学科和理论的融合。

  建设美丽城市,有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城市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逐步优化,有利于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建设美丽城市,有助于推动城市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加快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山水城市,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美丽城市的内涵十分丰富, 建设全国美丽城市,必须有的放矢,立足自身特色,找准比较优势,打造竞争优势,构筑发展优势,避免城市间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特色发展之路。

  这就需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明确美丽城市目标定位, 二是制定美丽城市建设战略规划, 三是构建美丽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四是推出美丽城市建设的行动策略。其中,行动策略体现为五个方面:领导是关键,规划是前提, 文化是灵魂,经济是物质基础, 健全制度是保障。

  美丽山水城市的建设目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是在宏观层面上针对城市范畴,从城市规划开始,控制城市的发展整体格局;二是在中观层面上针对用地范畴,通过城市用地布局, 体现城市自身的山水环境特色;三是在微观层面上针对景观范畴, 注重对城市文化的表达。

  在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中,“山水”是自然的最高代表,“天人合一”是传统哲学的高度概括,“法天象地”是传统风水理论的深刻总结,诗情画意是传统艺术美学的深层境界。在此基础上,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理念, 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认可,其理论和实践正在不断发展。

  一是理论提出阶段。钱学森于1990 年提出,把中国山水诗词、古典园林建筑和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

  二是理念成型阶段。钱学森对“山水城市”营建理论体系进行了梳理,包括“山水城市”的概念、发展过程、中国传统宇宙观及山水诗画对人居环境营建的影响,从城市选址、空间格局营造、审美意境的表达三个方面了总结山水城市的人居营建策略,为“山水城市”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表示,“山水城市”是城市建设的最高境界、最高目标。

  三是理论深化阶段。学术界从不相同的领域方面出发,举办了多次有关学术会议,推动了“山水城市”理论的发展,推出了一批研究成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山水思想,体现的是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对美的提炼和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即城市在形态布局上应与山水要素、景观格局相互渗透与配合,在建筑、道路设计上应保护传统的自然山水城市格局,在景观上应以自然山水为背景和依托形成良好的呼应,铸造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人居环境 [3] 。

  古代山水城市格局,所要表达的不仅是物质空间概念,更是 “情”“意”“气”的文化内涵和城市气质。一是突出“天人合一” 的生态哲学,二是强调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三是保持自然与人文特性并存,四是重点对山水城市环境格局构成要素考量,五是强化对城市格局尺度的考量,六是特别强调设施建设要完善山水格局,七是整体把控城市立体空间的视觉效果 [4] 。

  将自然山水引入城市,全部符合“国必依山水”的古训。以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为切人点,倡导“与古为新”“重新进人自然” 以及“城市中的自然与诗意”。在高密度城市中引入自然模式, 将城市地理密度与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构建以人的精神和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未来城市 [5] ,是学术界探索方向和趋势。

  山水城市理论研究的主要要素是山、水、城的关系,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壮,城得水而灵。

  山地是地球生命支撑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重要又脆弱, 既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与财富,又充满各种矛盾与问题,需要谨慎开发与保护。

  从最早的“城依山而建”, 到“城跨山发展”,到目前形成“山城交融”,城市与山地的空间关系体现了近山、依山、抱山、融山的理念变化过程。

  山地城市建设一定要遵循“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的根本原则, 根据项目业态、城市文态与地形地貌关系,合理进行场地布局与形态塑造 [6] 。这些布局结构有组团式布局、带状式布局、串连式布局、星座式布局、团块状布局等。

  山地城市的空间拓展和功能组织,应采用“绿屏”组团式布局模式,以自然山体形成绿色屏障,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控开发建设的无序蔓延,同时创新开发模式缓解建设用地资源紧张问题,实现山地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存融洽、各得其所的发展目标。

  山地城市要想实现“山城相融”,就要控制山体区域开发建设的“容量”,控制山体周边建设的高度与“容积”,打通山体视线廊道,显山露翠。

  水是山水城市建设的灵魂, 城市景观、生态、休憩和文化四大功能都蕴含着水。

  水景观功能:将城市与山水、绿地、自然系统融为一体,营造宜人景观。水文化具有自然性和人文性,其自然属性使其具有可视性,其人文元素使其具有愉悦身心的功用。山水城市建设将山脉和水体作为分界线,把山水之间的联系作为廊道,把人工城市作为基质,将三者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着重河道、滨水地带、水上娱乐等水体空间,以达到“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的效果。

  水生态功能:利用自然山水的组团作用,营造城市的生态之美。城市水系统既是生态敏感区域,又是生态脆弱区,如果处理不好,极易造成城市地质灾害。山水城市建设要增加水体多样性, 恢复自然型河流,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河流与洼地、湖沼的沟通,保护湿地,恢复不同水深和流速的深潭、浅滩、沙洲等, 增加水流的多样性。

  水休憩功能:打造滨水空间满足人对于自然山水的审美需求。城市水空间包括滨水公园、广场、亲水建筑、设施等,有些地方将水文化和历史遗存、人文景观有效整合,提升水文化内涵,还可以有效推动新兴业态的发展。

  水传承功能:发挥水文化遗产文化功能,满足大家的精神文化需求。山水城市建设要协调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关系, 继承和展示传统历史背景和文化和山水城市特色。如果城市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山、水、林、城结合俱佳,将会有较高的审美和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7] 。

  现代山水城市建设,不仅要打造特有的空间形象,更要呈现综合体的风貌,将城市、自然、人有机结合。城市布局应追求山水保护与生态修复,景观打造应追求显山露水,节点设计应追求功能与文化完美结合 [8] 。

  从山体来说,要延续现状山势绵延、地势起伏的地形格局, 延续“远山为屏、近山为园”的山体格局,总体营造“青山入城” 城市意象。具体的山体管控策略为:一是明确城市山地保护边界, 严禁在山地保护范围内进行城市开发建设活动,保护城市山体生态本底不被破坏,加强山体生态修复,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二是保持城市山地的地形走势与自然景观,城市建筑不应遮挡山地自然景观,应确保2/3 山体可见。

  从水体来看,要尊重现状水生环境,构建水网体系,并依托水系组织城市空间和功能用地布局,延续整体山环水抱的生态格局,蜿蜒曲折的自然肌理。具体的水体管控策略为:一是依据地形高差变化构建江、河(溪)、塘, 构建梯级水网格局。二是划定城市蓝线,保障水环境安全,以城市自然的江河、湿地、洼地保护为载体,实现城市水体自然循环, 保障城市雨洪安全。三是塑造滨水空间,确保城市河段和水域具有开阔的景观视野,建筑高度与建筑距河道中轴距离的比值不超过1.0,同时确保周围建筑不产生对河段和水域的视线遮挡,不形成连续封闭的界面 [9] 。

  城市山水骨架是基于城市自然资源和地形地貌而建立的城市三维空间结构。城市骨架作为支撑和指导城市有序发展的发展模式,随着城市发展而不断生长变化。

  一是对城市的山水要素进行不同空间尺度的分析;二是以保护山水资源、顺应自然为原则, 确定城市的开发强度、布局适宜性及开发容量等,用以指导城市规划;三是保证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性和自然山水资源的连续性, 突出城市本土化的独特面貌。

  山水城市建设,能够准确的通过城市自身山水资源,结合新技术方法,提出独特的本土化山水骨架, 推出独具个性的城市特质。具体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从城市地理和山水格局形态出发,提炼山水骨架。研究城市山水资源,在保护自然山水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协调城市文化与山水文化的关系,结合相关理论,总结城市山水骨架建构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充分尊重自然山水的本底,在保护山水的基础上,运用城市地理学和生态学原理,保护生态廊道、生态斑块、山水自然生态肌理和山水环境,优化山水格局,彰显山水特色。

  第三,确立山水城市整体框架,打造景观视线通廊,建设既有水系渗透形成的景观水带,也有山脉延伸形成的城市绿脉,实现山水资源的有序性、连续性及完整性,为城市建设新的景观特色提供物质载体 [10] 。

  山水城市建设,要注重突出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积淀、产业等与其他地域的差异化特征, 提升公众对城市相关特征的高度认同感和形象认可度,进而达到增强城市相关产业链的辐射效应。

  山水城市品牌建设一定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品牌建设基础条件分析,二是品牌建设文化脉络分析,三是品牌建设资源解析, 四是品牌建设的环境支持。目前, 我国山水城市成功的城市品牌模式有三种。

  一是青岛模式。青岛立足于产品品牌,通过城市产品品牌的示范效应带动另外的品牌发展,逐步形成城市系列产业品牌。

  二是大连模式。大连市政府从扶植基础设施、软硬件环境、打造城市形象等方面入手,发展各种以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中心的地域知名品牌。这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以带动产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发展。

  三是温州模式。以温州为代表的东南沿海一带,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形成了产业品牌,打造出了一些知名城市品牌和产业品牌。这些城市品牌的打造,都不能离开政府主导和扶持,以及通过市场机制创建过硬的产品品牌 [11] 。

  结合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我国城市所依附的山水地貌特征以及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战略决策,提出“美丽山水城市” 发展理念,并将其贯穿到未来山水城市发展的具体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现实可行的。

  美丽山水城市能诗意展示城市独特魅力。与“和谐”“魅力”“美丽”“生态”“绿色”“精彩”“灵秀” 等词语相比,“山水”是一个极具民间传统文化特色的词语。作为一座城市,若冠以山水,自然能给人以诗画的联想,而增加其魅力。透过“山水城市”,人们看到的不单单是城市的山水,更能产生自然生态宜人、人地关系和谐、文化渊源深厚的丰富联想。

  美丽山水城市能科学引领城市发展。定位决定着一座城市的发展趋势。以山水定位城市, 山水就是关键词,山水意识自然会深入人心,山水在城市的发展中才能被提升到突出位置,城市的山水风貌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提升。山水城市需要保护与利用的协调,保护是前提和统领。以山水定位城市,保护也会相应地成为城市党政与市民的自觉行动。

  美丽山水城市最能体现人地和谐。并不是每一座城市都有山有水,并不是每一座有山有水的城市都能被称作山水城市。山水城市的典型特征是山、水、城相依相伴、相亲相近,又具有山水城市风貌的和谐。这就要求开展山水城市建设时,一要明确山水城市定位,将“山水城市”作为城市宣传语;二要将“山水城市” 建设与美丽城市、健康城市、幸福城市相结合;三要将“山水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之中;四要坚持“山水城市” 建设与文化、旅游和康养融合发展 [12] 。

  美丽山水城市是国民对现代城市建设的新呼唤。城市是人类藉以生存和发展的栖居环境,遵循山水城市的理想目标,不是将山水复合于城市,而是将城市复合于山水,在“国必依山水”历史的基础上传承,并创新地将山水文化融入城市建设 [13] 。

  生态发展为“山水城市”建设指明了新方向。生态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石之一。城市本身就是地域ECO的一部分,自然生态系统为城市提供了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土地以及各种物质来源等)。城市离不开自然,城市发展又同时影响与改变着自然, 因此,“山水城市”可当作新的城市生态发展模式。

  美丽山水城市建设,应该将自然生态的有效保护、城市特色的精心塑造、山水文化的继承发扬、人地关系和谐作为建设目标, 实现山、水、城、人的和谐共赢。具体来说,应该以区域生态安全为基础、以城市环境保护为基点、以城市文化复兴为内涵、以营造山水城为抓手。

  有效保护区域自然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山水共存,这既与我国山水纵横的自然环境相关, 也与古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相关。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的劈山填河、围湖造田等建设性破坏, 导致城市环境恶化,空气污染, 破坏了整体山水格局,给城市发展带来危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山水城市建设必须划定生态红线与城市增长边界,进行大山、大水的生态本底保护和小山、小水的生态网络构建,合理划分功能分区,强化“多中心、组团式” 的城市格局,严守生态本底,从而构筑山、水、城共融的空间体系。

  精心塑造城市特色。一座城市的个性最能反映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城市的自然山水环境和不同的历史人文内涵,决定了城市不同空间结构特色下的文化个性。山水城市建设就是把最具城市个性的山水格局与传统的山水文化相结合,培育城市特色空间结构,塑造城市独特的文化景观风貌。

  继承发扬山水文化。山水城市是继承和发扬山水文化的有效途径,敬畏山水、临摹山水、寄情山水是最好的解读。随人类扰动和胁迫性的加大,很多城市都在逐步扩大,而有些地方的山水却在逐步恶化,甚至会出现了山水文化的消逝。山水城市振兴, 是继承“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诗情画意的美学思想的最好说明。

  建设原则。山、水、城、人和谐共生,是山水城市建设一定要遵循的准则,是山水城市坚守的底线。美丽山水城市建设要遵循四项原则:一是坚持区域生态安全和城市环境友好相结合原则, 二是坚持山、水、城、人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原则,三是坚持城市自然景观的“护山治水”、路网建设的“环山绕水”、城市空间布局的“显山露水”、城市景观的“借山用水”相结合原则。四是坚持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文化融合的原则。

  发展定位。美丽山水城市的核心理念是,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完美结合,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城市历史与现代技术协调发展。把城市视为生态价值系统的一部分,赋予自然与人类平等的地位和机会,强调城市建设与自然系统要建立共生关系。构建开放、多样、和谐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发展形态,有效协调生态主体、生态信息、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渗透影响的动态平衡关系,发挥生态因子在城市发展中的活力。

  相关规划。规划先行是一定要遵循的前提。应该以多规合一的方式,推出山水城市建设总体设计。此规划要包括城市总体设计的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强调区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三生” 空间优化、城市绿色经济体系、城市人居体系、城市文化体系和城市制度体系。同时,建议各地在建设美丽山水城市同时启动“美丽山水城市发展的策略”规划,此规划要考虑城市地脉与人脉的完整,生态与环境整体协同、城市国土空间组织、城市生态、生产、生活的优化、城市经济与文化融合、健康养生与城市旅游协调, 做到城市与自然水乳相融、和谐共生。

  建设要点。第一,美丽山水城市建设以我为主,传承个性、培育特色。山水城市是一个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其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是构建一种山、水、林、城、人共融的生命共同体,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城市发展形态,是一种立地条件下的城市建设模式。不同的城市要找准自己与其他城市不同的特点和自身优势。第二, 美丽山水城市建设着力做好城市历史建筑与文化遗迹保护,把根留住。历史建筑与文化遗迹是城市特色化的重要体现,是城市发展的历史痕迹,是城市内涵的个性体现。要因势利导,发扬优势, 强化特色,一切人工建设必须和自然环境协调融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新技术发展, 把城市发展同园林艺术结合起来, 使民间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得以完美结合 [14] 。

  第一,城市建设缺少对城市地脉和文脉整体空间的宏观把控。城市规划缺少长远眼光,导致城市原始的自然与文化脉络遭到破坏,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失调, 环境与文化之美失去了原有韵味, 城市的区域布局与功能不清晰, 配置率和利用率较低。

  第二,城市特色和风貌趋同现象严重。城市建设趋同现象突出,一味追求高大上,追求潮流, 而忽略了城市自身的地缘与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盲目求同,缺乏风格和特色,常常给人厌倦、单调之感。城市建设不重视个性传承,急于形成新特色,不能正确结合当地的山水环境和城市文化便进行新城制造。看见其他城市特色突出, 就全盘照抄,模仿制造,往往丢掉了自己的的个性传承。

  第三,城市自然与人文环境失衡成为发展的弱环。城市建设过程对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认识不足,往往是出现了问题之后才开始考虑补救措施,特别是忽略城市自身特有的古文物、古建筑、古文化等的珍贵价值,一些人为破坏令人无比痛心。

  目前有关美丽中国的研究仍处于探索性阶段,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评价体系、研究方法和实践经验 [15]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二,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文献较少,仍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标准。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体系与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指标体系、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联合国2030 可持续发展目标等的关系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目前山水城市理念层面的研究较多,但仍未形成完整的山水城市建设理论,其中关于山水城市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较少,亟待提升。

  有关山水城市建设的理论体系研究较多,但建设原则还没形成统一的共识,尤其是山水城市建设的技术集成方面研究明显不足。

  山水城市作为一种城市理想模型,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型个案还不清晰,大多强调中国城市山水文化传承,具备比较好的基础,但缺乏形成完整的城市建设落地方案。

  山水城市建设是一种有条件的城市建设,这是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既要学习国际山水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又要凸显以我为主的发展原则。

  加强对美丽山水城市建设路径的探索与总结研究,将是推动美丽山水城市建设的基础工作 [16] 。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要明确城市建设路径的研究对象。需要加强从国家至地方不同尺度的研究,形成国家—发展轴—区域—城市群—城市—乡村等多层级、多维度的建设指导。

  二要精准定位不同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建设路径的详细的细节内容。建议提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明确建设过程中不同主体的职责,提升不同主体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三要开展建设路径的实践性检验。在实践中总结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地区性建设模式, 同时汲取美丽中国化建设先行区的发展经验,通过理论与实践逐渐完备美丽山水城市建设路径体系。

  四要明确美丽山水城市理论内涵,构建美丽山水城市理论体系。一方面要明确以“五位一体” 作为美丽中国的基本理论框架, 基于区域特征和国土空间发展重点,把握美丽中国的多重内涵;另一方面要将基于生态文明目标下的人地和谐作为美丽山水城市的核心理论。

  五要构建可获得、可考核、可落地的差异性、发展型指标体系。明确评价指标设置原则,如评价指标的通用性、可获得性和可考核性等;指标体系的构建一定要考虑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重点是解决不同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指标构成、权重设置和阈值设置的差异性问题;要通过实践验证逐渐完备和优化指标体系的评价能力,如选择样板城市、地区进行试点,逐步完善美丽山水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建设水平的考核方面,需要明确考核主体, 确定不同级别的考核工作中中央和地方的职责。

  美丽山水城市是一个典型的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相互耦合的地域综合体,各自然地理要素具有变异性、界面多样性、过程复杂性等特征。由于人口、资源、环境、能源等问题都集中反映在城市,使得城市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响应极为敏感,对地理环境演变所构成的压力、效应也更为突出,成为人地关系表现最为集中的区域。今后城市自然地理学应着眼于城市复杂系统对自然变异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过程和反馈机理,以及全球变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对策 [17] 。

  以城市化进程中的自然地理问题为研究重点,逐渐完备和深化城市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体系,以适应并促进未来城市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深入探讨动态开放的城市复杂巨系统中多要素、多介质、多界面环境物质在城市剧烈变化背景下的关键过程及其响应机制, 为山水城市建设提供实证数据和理论依据。

  根据当今城市面临的重大问题,重点研究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耦合与联动,发展面向预测的多要素耦合的城市系统模式, 实现系统综合与耦合,服务山水城市发展。

  开展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多风险预警和多目标决策, 以调控和提升并不断拓宽学科应用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功能。

  一要完善不同时期城市复杂系统中多物质归趋行为的动态模拟预测,推演多物质时空变化对城市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的响应机制,空间表达城市污染物污染风险与人群暴露格局,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要综合城市环境和灾害问题研究,构建全方位的城市灾害监控和模拟、灾害风险评估、灾害应急管理与灾害防御体系,提出城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空间对策、实施路径、综合应急响应机制建议,探寻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安全的保障途径。

  三要研究城市地表信息的发生、传播、表达机理,反演各种地表时空过程的参数和机制,建立描述和解释地表时空过程的空间信息分析理论,系统模型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实现虚拟和操作,促进“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

  美丽山水城市创建不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不能就创建谈创建,应该把美丽山水城市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启动美丽山水城市发展的策略规划,并将其上升为城市空间规划的指导性文件。

  (张义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总规划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长寿发展研究院院长)

  2. 何涛,孙威等. 山水型城市的城市设计编制方法研究陈珲[ J ]. 建筑规划设计管理,2018.12.25

  6. 曹鹏,徐锋等. 兰州营造山水城市的实施策略研究[ J ]. 城市建筑, 2018.11.15

  7. 刘玮,李雄.“山水城市”人居环境营建策略研究[ J ]. 工业建筑, 2018.01.20

  8. 谭瑛,王琳琳. 古蚌含珠——蚌埠城市山水骨架建构探索[ J ]. 城市建筑,2017.12.25

  9. 闵清. 依托山水文化构建十堰“山水城市”品牌战略[ J ].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6.28

  12. 董续忠. 基于生态观视角下的“山水城市”的构建[ J ]. 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6.06.15

  13. 胡武生. 咸宁建设山水城市的可行性及其策略研究[ J ].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4.30

  16. 程得中. 水文化对于建设重庆“山水城市”的功用[ J ]. 赤峰学院学报, 2015.10.25

  18. 颜文涛,贵体进等. 成都城市形态与河流水系的关系变迁: 适应性智慧及启示[ J ]. 现代城市研究, 2018.07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真诚期待与您的合作

获取报价·了解更多业务·7*24小时专业服务

联系我们